“请问渤海法庭在哪哈哦?”
“就在三岔路口古树那里,好找得很。”
五六棵葱郁高大的古树,掩映着一幢灰白色建筑,这就是酉阳县法院第二人民法庭,这里总有七八个人坚守于此。法庭周边有近400年的罗汉松,树形优美,叶色苍翠;亦有百年的香樟,树冠相叠,枝柯交错。鳞片状的树皮,诉说着风雨霜露,也诉说着古树下的故事。图片
在清晨薄雾中,一位老人,戴着一顶黑色毛线帽,身着军绿色棉袄,背着手,佝偻着腰,慢慢地踏上了青黑色石阶。阳光透过叠叠树叶图片,洒落在他微驼的背影,陪着他一步一步地走进了诉讼大厅。走近了,可以看见他的双手布满了老年斑,浅浅的胡须已经斑白。对法庭的工作人员来说,这位老人并不陌生。
去年夏日,这位老人也独自来过法庭,他的子女不支付抚养费和医疗费,他跟他的老伴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就来请求法庭为他想想办法。考虑到老人亟待解决的现实需要,工作人员迅速将这个案子呈报给法官,为老人开辟出一条“绿色通道”。法官陪着老人坐在树荫下的石凳上,耐心地倾听着老人的苦楚和心声,慢慢地等老人情绪恢复后,立即联系村委会深入了解案件情况,并与司法所、村委上门联合调解。但调解成功后,老人的子女并未完全按约履行,老人无奈地再次来到这里。
微风轻拂,树叶婆娑图片,法官在古树下踱步静思,一圈又一圈,如何让这两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成为法官心头放不下的担子。简单硬判将会继续恶化这个家庭关系,父母与子女在庭上的针锋相对只会加深彼此间的裂痕,在这种情况下能调尽调无疑还是最好的法子。于是,法官将老人与他的子女通知到法庭再次进行面对面调解,耐心听取双方的倾诉,精准找到子女因家庭矛盾心生嫌隙而不愿支付赡养费的矛盾焦点。就在这个院坝里,法官从传统的道德观念入手,情理法出发单独给子女做工作,让其懂得赡养老人不仅仅涉及道德问题,更是应尽的法律义务。最终,在古树下,老人与子女达成了调解,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也为老人的老年生活赢得了法律保障。
百年古树下,无论春夏秋冬,总会看到有人来了走了又来了,来来往往,悲欢离合,为的都是一个公平正义。而在这小小的法庭,总有七八个人不曾离去,与古树坚守着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