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2012年年底,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的序幕正式拉开了。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中,当然少不了我们五中法院人的身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脱贫故事。
在许友村,第一书记贾毅经过考察、调研,决定将林下土鸡养殖作为重点产业。为了激发村民的养殖积极性,贾毅入乡随俗,用农村常见的“院坝会”方式向村民宣讲发展林下养鸡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可行性。为了打消个别村民的顾虑,他还带领队员上门答惑解疑。作为法院出身的扶贫干部,贾毅深知品牌的重要性,为此特地为许友村的土鸡注册了专用商标。品牌的问题解决了,下一步就是销售。怎样才能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把农产品出好价钱呢?贾毅将目光投向了互联网,搞起了“朋友圈带货”,从此贾毅多了外号儿“朋友圈的灵魂卖手”。
在高山村,第一书记郑崇熠坚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此,他每天早上6点便从宿舍出发开始一天的走访工作。为了早日熟悉情况,他更是放弃了很多周末回城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扎根乡村。随着走访的深入,郑崇熠建立了走访台账,对村里的贫困户、脱贫户和未建档立卡“临界户”进行分类管理、实时跟踪,有针对性的实施帮扶措施。同时,他还因地制宜,在高山村发展花椒种植产业,为贫困户提供花椒树苗,并进行技术培训,增加村民创收渠道。
2名扶贫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奋战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去年8月,嘉陵江2号洪峰过境,大溪沟码头水位超189米,周边大量低层楼房被淹。危急时刻,法警支队三大队队长侯凯耀主动联系大溪沟街道,组织“青年文明号”法警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洪抢险中,发出“洪水来袭我们顶,社区缺人我们上”的最强宣言。
洪水退去,但嘉滨路大溪沟路段仍淹没在大片淤泥中。此时,一则简短的志愿清淤倡议出现在五中法院的各个微信群中,短短几小时,一只52人的志愿队伍成功组建。清淤当天,志愿者们头顶烈日,脚踩淤泥,挥动着手中的铁锹,虽然一身污秽、疲惫不堪,但他们的脸上依然洋溢着乐观向上的笑容。
洪水无情,人有情。参与抗洪抢险与灾后恢复的每一位同志用自己的行动生动诠释了我们五中法院人责任与担当,你们辛苦了!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全国。在全民抗击疫情的危急时刻,凝聚法治力量,人民法院责无旁贷。
为保障当事人诉讼权益,有效减少人员聚集,遏制疫情蔓延,立案庭的同志们积极引导当事人进行网上立案,各个审判业务庭也纷纷将庭审建在了互联网云端,后勤技术部门的同志随时待命,为线上司法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疫情期间的“云司法”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疫情之下,安定的社会环境显得更为重要。我们的刑事审判法官们,坚持“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原则,化身高悬在犯罪分子头顶之上的法治利剑,沉重打击了黑恶犯罪势力,维护了社会秩序的长治久安。
民心所盼,初心所在。五中法院人将继续与人民的期待一路同行,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