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一起涉及10979名消费者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民事案件在重庆一中法院开庭审理。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后,全国开庭审理的第一例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去年7月14日,有媒体发布“沙坪坝区西部物流园一冷冻仓库部分厄瓜多尔进口冻南美虾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呈阳性”的消息。同年7月16日,重庆某公司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重庆已购进口白虾顾客名单》,该名单涉及10979名消费者的住址、电话、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
因涉及消费者众多,且公开的个人信息涉及疫情,影响了市场交易环境、居民人际交往和正常生活,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此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
原被告双方在庭审中达成调解:被告重庆某公司在《中国消费者报》上刊登道歉信,公开赔礼道歉。此外,被告需自调解书生效起1年内策划、制作、发布其原创的消费领域公益宣传活动4次以上。据悉,这种以行为补偿损失的公益诉求,在全国消费民事诉讼公益中尚属首次。
重庆一中法院表示,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将在休庭后向社会公告,根据公众反馈情况,再行确定调解协议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