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文苑
“熬”中的香甜
分享到:
作者:周雪  发布时间:2023-12-18 11:23:06 打印 字号: | |

每当心浮气燥之时,总想给自己来一碗正宗的潮汕沙锅粥,于烟火氤氲的专注中将烦恼消弥怠尽。求学之时在广东,早已爱上了这老火慢熬,考虑味蕾的同时将其阴阳协调、滋补泄火等食疗作用发挥极致。水火交融之间,静观米粒化浆为糜,猜想红枣、当归或是一片鳝鱼最终的归处。浆起如丝,一碗下肚,开胃健脾,身心舒畅,幸福便从这一刻开启。品粥如品茶,人生百味尽在其中。

   年岁渐长,生活不易。已记不清有多久没有为家人静守一锅养生粥。繁华都市中,人们忙碌于生活,清晨街边小贩的“纸盒稀饭”或“速食面条”成为大家手中的便点,其制作过程简单、食材粗略,囫囵吞枣间更无心安。某日,前去探望生病的女友,房门掩映中瞟见她爱人正举着一个勺子喂她吃饭,定睛一看是晶黄粘稠的小米红枣粥。见我到了,她腼腆地示意我进来坐下。原来几天前她在买菜时滑倒骨折了,吃饭没有胃口,爱人便悉心照顾她,日日为她慢火熬粥,让她感得很安心,调养期间夫妻感情也大增。言语间,让我倍感温暖,“粥”的回忆如雷电击中神经末稍:大学时发高烧,父亲不远千里赶来,见到我时催促我打开他手里裹着的一个布袋,里面的保温杯还发着余热,竟是我爱吃的皮蛋瘦肉粥;生完孩子,母亲日夜照顾,床头柜上始终搁置着一碗香甜的当归乌鸡粥,让我有了照顾孩子的力量与勇气……等待的日子里,为晚归的爱人递上一碗暖胃的南瓜粥;父母孩子归家时,乘上一碗去湿解渴的绿豆粥。平凡的粥里,融入的的是守侯,不变的是浓浓的爱与牵挂。

  “黄帝始烹谷为粥”,中国人有四千多年的喝粥史。而最让我垂涎三尺,无法忘怀的是有着250多种类型的潮汕粥。潮汕地区原来很贫穷,人多地少,靠海而处。原粮食产量不够,加之要上缴国粮,于是人们傍海而生,取海中鱼虾,混入米中,化水成粥,不仅耐饿裹腹,还易于消化有利健康。

潮汕人天不见亮出海打鱼劳作,养成勤劳吃苦的习惯。后生活条件渐好,人们保留了喝粥的习俗,当地人民更是将粥的品种丰富:新鲜的谷物、海鲜、动物类脏及植物、药材都选为食材。好吃之处在于把握水质火侯,做粥从不偷懒,一切遵循“新鲜,原始、最佳火侯和用料配比”的原则。食物即使泥烂,其性质与作用仍不变。最爱一碗潮汕粥,滋味功效尽在粥中。做人亦如熬粥,千磨万击,哪怕粉身碎骨,改头换面,仍应保持善良本性,不忘做人之真正价值。
   不经意发现上班途中开了一家粥店,进去品尝虽味道有差异,但也有潮汕粥的影子。开店的老板娘告诉我,在广东打工十余年了,想回老家落叶归根,在外打拼,闲下时就去喝一碗粥,总会让身心放松许多。带着这一份情愫,回到故乡,开了这样一家粥店,希望在外漂泊的人也能感受到同样的温暖。虽然起早贫黑,利润微薄,通过自己勤奋立足生活也还是能收获一份踏实的。

“莫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烦心时侯熬碗粥,在磨难与静寂中仔细品味,勤奋前行,收获人生的一丝香甜。


 
来源:荣昌法院
责任编辑:宣传处